庫存管理的話題,一直是經久不息的熱點話題,供應鏈職能里的每一個角色,或者采購、或者計劃、或者倉儲物流,甚至供應鏈職能外的財務、銷售都時不時把庫存放在口邊;此外,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經驗的角度,也都能搜索到無數的文章和分享,讓人無所適從。那么是否有一些基本的共性的思路幫助從業(yè)者理解和管理庫存呢?
本文則從通常存在的對于庫存管理的誤區(qū)、庫存存在的根源、基本的庫存管理思路來一一闡述。
庫存管理常見的誤區(qū)
“日前在今年5月22日的杭州全球智慧物流高峰論壇上,阿里巴巴創(chuàng)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,菜鳥網絡的**責任,不是讓快遞多快,菜鳥*重要的目的是幫中小企業(yè)消滅庫存,從而促使實體經濟效率提高”。
讓快遞更快、更有效率、更透明,我相信馬云爸爸的菜鳥網絡可以做到,但是消滅庫存這個遠大的目標,不知道馬云爸爸準備如何消除?快遞運輸何時開始和庫存掛上對等關系的?除了這種誤區(qū)之外,還有以下幾種庫存管理的認識誤區(qū)。
誤區(qū)1、庫存管理就是倉庫管理
倉庫管理是確保收貨、保存貨、發(fā)貨準確和高效,而庫存管理是如何讓企業(yè)的庫存水平的指標*優(yōu),兩者雖然有一些多多少少的影響但不是因果或者對等關系;
這個誤區(qū)在近年已經被供應鏈專業(yè)人士不斷強調和普及,如果還有人把管理倉庫當成管理庫存混為一談,基本可以把他/她作為外行來看了。本文不去另行贅述原因了。
誤區(qū)2、庫存管理就是要不斷降低庫存金額
降低金額是庫存管理的一個目標,但并不是**目標;庫存金額**高還是低不代表庫存管理的好壞,庫存結構的好壞,呆滯庫存和正常流動的庫存是同樣作用嗎?
近年來在各界人士的普及下,大家都能共識在庫存績效的指標是庫存周轉率(InventoryTurnover Rate)或者庫存在手天數(Days On Hand),當然與其他指標一起進一步影響現金流周轉周期。
誤區(qū)3、庫存管理等同是經濟訂貨批量(EOQ- 定多少)和再訂貨點(ROP-何時定)的確定
這個誤區(qū)是*經典的誤區(qū),筆者在工作里碰到各種各樣有類似認識的同事。但這不過是兩個公式,即使夸大這兩個公式的作用,充其量是工具而已,市面上任何一個ERP軟件都能實現這種計算,再不濟的Excel也能實現,但是為什么各個公司庫存管理的績效仍然千差萬別呢?通用電氣ITO是3.8而艾默生公司ITO是6.1,相差近一倍。
庫存存在的根源
庫存為什么存在?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生產公司,客戶訂單要求的交期前,如果你可以從容的安排采購、生產和運輸,那么你還需要成品庫存或者原材料庫存嗎?
根本原因之一如下圖1所示,因為企業(yè)在交付產品之前的各項活動時間總和> 客戶要求的交期,為了讓客戶滿足或者主動搶占客戶,不得不在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或者成品上備上庫存,來達到較短的交期。在當前客戶要求越來越挑剔、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,交期問題導致的庫存考量將會越來越重要。
根本原因之二是應對供應鏈的風險,如天災人禍罷工導致的供應短缺或者需求異常波動,此時庫存以應對不確定性的緩沖劑的形式存在。
此外的其他種種原因以筆者的觀點來看,都是上述兩種原因的引申和變異。
基本的庫存管理思路
了解了常見的誤區(qū)和知道存在的根源后,在保證一定服務水平的情況下,究竟怎樣管理庫存,讓庫存變得更少,或者準確的說讓庫存周轉率更快呢?
1),如下圖2 在精細化耕作的各流程內及流程間處理時間持續(xù)縮短的方向和框架下;
2),首先重視需求預測,通過諸如S&OP/CFPR流程的幫助下,衡量和提高預測精度;
3),然后在選取好的再定貨點策略上保持定期的參數更新;
4),*后不斷的清除占用倉儲空間、產生庫存成本壓力的多余和呆滯庫存,用有限的空間和資金儲備有用的產品庫存;
無論如何,庫存管理是一個系統(tǒng)工程,往大了說甚至可以代表了供應鏈管理或者企業(yè)管理;但并不意味著庫存管理無從下手,抽絲剝繭的根據企業(yè)優(yōu)先級在上述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/步驟上做點點滴滴的改進,必然能夠實現在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條件下的庫存*優(yōu)。
本文作為庫存管理的總述,目的在于建立正確的庫存管理認識和庫存管理思路,所謂大道至簡,以共性作為參考,為未來的展開介紹奠定基礎。
版權所有:義烏市庫航電子商務商行 技術支持:三貓網絡 備案號:浙ICP備2021021640號-1 網站XML
截屏,微信識別二維碼
手機號(微信):13625897667
(點擊手機號復制,添加好友)